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包括三种形式:一、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二、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作出评价;三、自我检验。在良好的教育下,儿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儿童自我评价具有三个特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儿童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他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他是好孩子;儿童说自己不是乖孩子,是因为"老师经常批评我"。直到晚期,儿童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2.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儿童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例如:让儿童对自己的绘画和别人的绘画作比较性评价,当儿童知道比较的对方是老师的绘画(老师故意画得不好)时,尽管那些绘画作品比自己的质量差,儿童总是评价自己的绘画不如对方,而当儿童对自己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比较时,则总评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好。
3.受认识水平影响很大。儿童的自我评价受整体思维、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1)儿童的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单一,以后逐渐向比较具体、细致的方面发展。(2)最初往往较多局限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只有评价,没有依据,发展到有依据的评价。
成功的体验是儿童获得积极自我评价的基础。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
(1)给儿童确立一个可及的目标,改善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有更多的效能感。由于认同认知能力、经验有限,经常失败,面临挫折时就会产生恐惧和逃避行为,从而降低自我评价能力。因此,改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成为改进个体自我评价的途径之一。
(2)给予儿童积极的评价,使其体会成功感。儿童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赖、轻信、接受他人的评价,年龄越小的儿童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成人所流露出的感情、所表示的态度、作出的积极评价对孩子的自我意识会产生深刻影响。
(3)努力发掘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发掘他们身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另外,有目的地提高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他人和儿童自己所重视的那些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儿童的胜任感。
(二)采取一些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1)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通过榜样的评价,使学生逐步认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提倡"自我竞赛",使学生将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的进步,来培植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4)组织好班集体,形成正确的班风,密切同学关系,开展友好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在集体中受到教育。
(三)对儿童进行个别指导
一方面,对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采用个别说教法常常不能奏效。因为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会抗拒教育,倾向于维持自己的现状,忽视他周围人们的评价和自己取得的经验。他不许在自己的意识中存在自己是弱者、没有本领、无能为力的想法。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其内心产生矛盾斗争。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讨论,切切实实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其优越感,逐步使行为变得适当。另一方面,对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时刻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要让每个儿童都认为自己不"差",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及努力的方向。要鼓励他们大胆和别人交往,并在交往的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其取得成功,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