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容易心情糟糕,这可怎么办?
情绪,情绪有很多定义,我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情绪来自个体对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
也就是说,情绪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他人或事件的评价。而评价往往又基于自我的经验和深层需要,即情绪是自我的体现。
如何自我体现呢?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是由一系列内在因素造成的,他早提出冰山理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无意识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发展。
比如说我们日常遇到某人乱丢垃圾,所能意识到的就是"某人的行为让我反感"。多数人都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感受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导致终行为的。多数人会认为,很简单啊,就是对方的行为让我产生了很不好的感受,所以我内心指责很正常。
我们在用内心深处已存在的认知来固化思维现实的状况,越是内心封闭的人,越是容易忽视现实而活在以往的认知中。因为现实在变,时刻需要重新翻牌;而以往的思维可以简单的保护自己。
所以,有些人在面对事实的时候,不会认真感受对方此刻的表情、肢体动作、情绪以及对方的需要,而是只针对自己的需要,比如,觉得自己被打搅、不被尊重,而这种需要的满足,其实与该事实没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时刻在用自己的内心需要投射他人的行为。
个体内心的低价值感,很容易投射为他人对自己的不喜欢。我们内心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会投射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进而决定我们对事实的解读。
如下面的例子:
事实:比如刚到新公司,某同事抬头看了你一眼,没有说话,马上低头工作,这是你所看到的。
内心产生两种解释:
A:他真忙,忙得没时间理我。
B:他可能不太喜欢我,不想理会我。
处理方式:
A:可能人家是个工作狂
B:他不尊重我
深层自我体验:
A:他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B:我是不被尊重的
反应结果:
A:不喜欢他
B:生气愤怒
看到没有,意思理解如果不相同,便会产生,但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可能是这位同事平时就是很害羞的人,看到新同事,也不知道怎么说话,所以就埋头工作了。
所以,在看见事实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选择反应,要停下时间给予自己观察事实和解释意义的空白时间。
一个喜欢自己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喜欢自己;一个看不起自己的人,总是觉得别人的脑门上写着大大的"看不起";一个认为自己不值得爱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和爱都是虚假的、暂时的或者是被蒙蔽的,总是担心对方一旦认识到真实的自己就会不爱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爱情中,越是低安全感低自尊、不爱自己的人,越是容易受伤,因为Ta在一遍遍地寻找对方不爱自己的证据,以便证明自己已有的自我体验"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看看,Ta真的甩了我,我命该如此,我就是总是受伤的那个人。这种情况下,会有好感受和好情绪吗?
由此可见,多数坏情绪,表面看来,是因为他人的行为引发的,实质上,是因为自己内心造就的。
而客观地说,每一件事都有其具体情境,我们可以从当事人具体的表现来理解每一件事的意义。比如女孩怒气冲冲地在自己脸前抓,那是一回事;女孩挑逗地抓,又是一回事;女孩调皮地抓,又是一回事。但是,说起"在脸前抓",大家一定会产生各自的解释,造成每个人不同的本能反应,甚至是一种无意识。
对他人表达的意思理解不同会有不同的反应,如一个生活过得糟糕的人更容易愤怒,一个优雅的人更容易对他人宽容,开心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悲伤的人更容易远离他人。
深层自我隐藏在无意识中,如果我们不去发现它、体察它、纠正它,它就会像一个看不见的开关,随时开启我们的情绪化反应,随时让自己感受到他人的不友善,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伤害。
我们往往是先感受到不好,然后才情绪化,而不好的感受又来源于我们对事实的认知过程。这种倾向于负面的解释,多数来自于我们内心没有满足的部分,内心恐惧的部分,也可以称之为"创伤部分"。然而,这些创伤不是今天才有的,甚至它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也可能在幼年期已经构成了我们人格的一部分,然后时刻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感受,决定着现在的行为,成为我们未曾知晓的命运主宰。
荣格曾说过:所谓命运,只是你未曾觉察的自己。未解吗?并非如此,我们成年后具备了较强的思考力和控制力,所以我们可以逐渐完善,前提是"想要修补漏洞,就要先发现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