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美硕士万字控诉父母:教育该如何正确教育?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控诉父母的网络文章,一经曝光,立马引起舆论海啸,针对父母教育错误的占绝大多数,也引起了国民对于亲子教育的深度思考。 我们应当看到缺乏父母、家庭和社会支持的成长环境,如果孩子本身又缺乏足够强大的自我修正能力,孩子有可能一辈子活在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当中,甚至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就算名校毕业就算是硕士博士,又有多大意义呢? 过度控制和代际思维差异导致的问题层出不穷 北大留美硕士S先生15000字的长文,通篇都在强调父母对他无微不至的"控制"给他造成的人际关系、动手能力和情感滋养等各方面的困扰。对父母来说,很多事情都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干预是在关心是一种爱的表达,却并没有意识到关爱与控制之间其实只隔着一个分水岭,跨过那条线就变成了控制。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支持和保护,都是爱的表现,只是也需要明白:孩子需要时间和自由去自己探索去总结,被热水烫过才知道水温太高不能着急饮用,被障碍物伤害过才知道如何跨越障碍,大人每次都背着孩子跨越障碍,表面上看父母关爱自己的孩子,事实却是让孩子没有了亲身体验。所有的人生经历,其实都是需要亲身体验才能学会分辨好坏然后做相应选择的。 毛毛虫破茧成蝶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它自己努力挣扎冲破缠住自己的那层茧的过程,我们舍不得它经历挣扎-休整-再挣扎-再休整的过程,充当好心人帮它剪开一个足够大的口子,提供大的帮助让它安全地从困扰自己的茧中出来,我们感觉自己做了大善事,自己多么伟大,我们以为它出来以后过段时间必然会自由自在地飞舞翱翔于大自然当中,可是回头看看,却发现它只能爬行,这辈子再也没有办法飞起来。 我们该反思:我们是在提供帮助,还是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揠苗助长?我们的帮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或者说,我们的帮助,其实只是满足自我价值感的体现而已? 出生于50-60-70年代的家长,经历过选择单一、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日子,所以大部分人都跟他们的长辈一样,把高度确定性放在首位,工作要找稳定的,日子要过四平八稳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信奉提携规则,信奉参照对比,也信奉棍棒教育。 而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从小就衣食无忧,大部分人并没有忍饥挨饿的痛苦经历和感受,马斯诺需求层级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安全需求得到保障之后,他们生活的重心不再跟60-70年代的父母一样停留在吃饱穿暖就满足的阶段,而是更多地追求人际交往的社会需求、在某个方面优于同辈和身边人获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需求层级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父母们如果不能完全懂孩子,但至少需要明白他们需要更多的尊重和情感交流,需要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一种不同于我们以往既定模式的成长空间。 孩子们需要父母、家人跟他们做朋友,把他们视为平等的成员。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在同一高度层面跟自己进行交流,希望父母、家人、朋友能够倾听自己的思想,希望从家庭和社会获得更多认同和支持,希望父母能够支持自己拥有梦想的权利而不是去泼冷水。 每个孩子的培养过程都需要构建一个3D Fist教育系统 我个人把孩子的培养过程类比成一个3D Fist教育系统,这个3D立方体需要三大维度支撑:家庭(Family)、社会(Society) 和个体本身 (Indivual)的综合培训(Training)。 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家庭环境的优劣和特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孩子的实际监护人就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基础参照标本,监护人如何,带出来的孩子大体上也就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在抱怨孩子脾气暴燥、思维僵化、行为古怪、道德缺失的时候,或者有其他让自己或他人感觉不符合社会默认标准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孩子,事实上,孩子是我们自己的镜子,如果我们的孩子身上出现很多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孩子情感冷漠,往往是我们对孩子没有付出多少关爱造成的,我们认为给孩子提供吃穿住的基本保障,孩子们就该知足就该感恩,却不知道孩子们同样需要足够的情感交流,需要家庭提供保护提供安全感,需要家庭为他们提供探索未知世界的空间和机会。 我们在要求孩子只是简单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穿衣打扮,不允许他们自己选择,也就剥夺了他们体验不同感受的能力;我们替孩子做一切决定的时候,也就弱化了甚至剥夺了孩子自由思考的权利;我们在要求孩子一切只能听命于我们大人的时候,也就让孩子产生生命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消极厌世的负面情绪,甚至逐渐过渡到抑郁状态。 其次是孩子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体验学习和总结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除了早期家庭的影响和支持,同样需要孩子们自己去训练。求生的本能、安全的保障、坚定的信念、新知识的获得、审美能力的培养等等,无一不需要孩子自身的积极参与。 孩子与不同类型的朋友打交道,他们自己就会总结得出什么样的人适合跟自己做朋友,什么样的人可以帮助自己成长,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朋友。 孩子积极参与多人合作的项目,也就能培养出团队精神,知道与人合作共同进步的好处,也会在团队活动当中,探索自己适合担当的角色类型。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他们也就能够从亲身体验当中学会如何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而不是至于逐渐成为一个有依赖性人格障碍的成年人。 不强行要求孩子必须服从父母和权威,也就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更能理性、可观地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长大后更具创造力,更有创新能力,我们的社会需要因循守旧的服从者,更需要探索创新的先行者。 第三,同样,社会支持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具有社会性的一面。把孩子与社会隔离去为他们谋求大限度的安全感,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孩子们需要从小开始学习如何与其它小朋友相处,如果构建自己喜欢的人际关系模式。大人强行规定孩子只能跟什么人交往,不能跟什么人交往的时候,孩子便失去了增加自身体验的机会,基本独立以后,很可能刻意去跟父母当初反对的一类人交往、做男女朋友甚至结婚生子,而父母根据自己经验反对的人,很多时候恰恰真的能给自己的孩子带去伤害,而早年刻意禁止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孩子需要社会性体验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会支持。 亲戚、朋友是孩子自己所在小家庭之外的第二重要社会支持力量。北大留学硕士S先生的万字长文中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他因当年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也缺乏亲戚的情感支持,感受到深深的伤害,至今都无法走出来。 二姨用三角眼瞟着他讪笑"原来你只有在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这件事和其它一些父母看起来很小的事情,本质上是抽离了孩子的社会性支持,并且走到了支持的对立面去嘲笑,这种小事在我们生活当中,其实常常发生。 小时候,哥哥身体瘦弱多病,跟我一起上学的时候成绩比我差,经常被邻居和学校老师拿来进行对比,父亲也只是笑笑从不阻止或者加以引导。我常常在想:要是我是哥哥,我心里一定很失落很烦躁。可是,谁能站在他身后说一句:其实,你也做得很好? 学校老师们对孩子的支持,更是重要。孩子小时候,习惯性地把老师的言行举止奉为典范,对老师给予自己的评价非常重视,以至于到了有点战战兢兢的味道,生怕老师给自己负面评价,生怕得不到老师的情感支持对自己进行否定。 而现实生活当中,一些老师却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对孩子情感支持的重要性。动辄批评孩子,甚至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智商低"、"傻子"之类的标签。或许他们只是因为需要照顾的孩子太多,或许他们也会因为个人情绪不好而把一些负面情绪转移给了孩子们,可是,他们的疏忽,却可能是孩子自卑感的诱因,甚至是诱发孩子自暴自弃念头的导火索。 北大留学硕士万字控诉父母长文的曝光,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反思。如果能由此引发对健全人格教育的优先考虑,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引领全社会共同为孩子的培养教育营造出一个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情感和信念支持系统,便是回赠给作者所受伤害的好礼物。 教育管理的过度目标化、教育工作的过度功利性都应该被改变,对孩子好的教育在于家长、教师自己做人格健全有生活激情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是具有说服力的良好教育。同时,重视孩子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和感受性,滋养和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才是我们真正把孩子视为祖国未来的标志。